当前期刊数: 137
1 引言
很荣幸被评为公司年度十佳作者,被要求写了这篇命题作文。
虽然我写了几年文章,稍稍学会了如何总结,但从来没想过要给自己 “做分享” 这件事做一个总结。这次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应邀写下这篇文章,谈谈我自己做分享这件事。
我将从 Why、What、How 三个角度去说明做分享这件事,分别阐述为什么做分享,做什么分享,以及如何做分享。
2 精读
Why - 为什么要分享
在构思《前端精读》这个专栏的时候,那时网上的聚合专栏有很多,一般是每周收集一些优秀的技术、思考文章汇聚成一个列表,特别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头部专栏,用户阅读量很大,内容又多质量又好。当时我很羡慕这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不用自己写文章,只要收集文章就可以了,而且在用户的监督下,也会促进你多阅读、多思考。
当时还萌生了另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前端精读》的模式,每周找到一篇文章精读,并分享文章和自己对文章的观点。萌生这个想法的原因是,当时看了一些文章,觉得还不过瘾,想着如果把一系列关联知识串起来文章会更有价值,可是我并不能要求原文作者做这件事,因此就决定自己写关于这些文章的精读,将自己融会贯通后的理解展现给读者。但这样做有一些风险,首先就是自己写文章的要求比较高,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坚持下来,其次是一周只写一篇,总感觉接收的信息量不如做聚合模式的大,毕竟别人一周就能看二、三十篇文章,而自己只能看一篇。
让我下决定的原因是看了一篇商业文章,是著名商业顾问刘润的一个观点:商业世界存在点、线、面、体,比如做一家杂志社就是一个点,做互联网信息收集入口就是线,而微博、微信都是面,整个社交行业就是体,每高一个维度都会对下一维度造成降维打击,所以科技行业才演变这么快,实际上是所处维度的不同。但高维也有自己脆弱的一面,就是竞争非常激烈,一个行业体中,通常是容不下太多面的。
同理,对写作来说,聚合专栏就是线,就像淘宝连接买家与卖家一样,聚合专栏收集优秀作者的文章,利用自己的流量分发给读者,但这个领域必然竞争激烈,当读者有了更好的线,为什么还需要差一些的呢?但做点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被无数线和想做线的人需要,你产出自己原创的价值,不会受到太大竞争影响。实际上我的经历也是这样,我可以将文章投放到各个平台(各个线上),这些线都成为了放大我影响力的工具,有越多的线,点的价值就越大,毕竟,想做线的人太多了。
在这里稍稍插一句,反过来,如果所有人都做点,只有极少数人做线,那线必定形成垄断,就像品牌商垄断农民货物一样,因为农民无法直达消费者,只能以很低的价格把农产品卖给品牌商,同样,消费者也只能通过品牌商买到货,所以品牌商就可以肆意加价。但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些,无论是社交电商还是直播带货,都让生产者有了直接触达消费者的机会,就不用担心被中间商赚取差价;再者,如果大家觉得中间商有利可图,大量的品牌出现,生产者完全可以同时给多个品牌商供货,而在互联网分享的信息不会因为在一个平台的传播而消失,我们可以说文章与知识传播的边际成本完全为零,所以可以最大化利用多平台给自己带来优势。
所以我决定做一个点,将《前端精读》这个招牌培养起来。
What - 做什么分享
因为我的爱好与职业是前端,所以看上去要做什么分享这件事很简单,只要分享前端技术相关内容就可以了。但这几年持续下来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分享刚一开始的时候,肚子里憋着一堆想说的话,恨不得一天写一篇精读,但奈何精力与表达能力有限,勉强以一周一篇的节奏坚持下来。写作的内容都是自己最熟悉、最想表达的前端技术内容,而且过程中为了活跃团队气氛,还拉上大家一起参与,坚持了蛮长一段时间。然而很快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坚持力问题。
持续做一件事情总会觉得枯燥,加上业务变得更有前途,大家都越来越忙碌,逐渐出现了下周找不到人写精读的情况,此时我选择顶上空缺。但毕竟那时候精读没有多少人关注,成就感不高,加上没有养成写作习惯,写一篇文章往往要花费一整周的精力,连续写两周就觉得非常痛苦,毕竟把自己的知识与想法写成文章有着不小的成本,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知识感觉写下来有些浪费时间,逐渐觉得枯燥。
在枯燥的过程中,我逐渐培养出更快的写作速度,但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渐渐浮现出来,我渐渐发现自己的存量知识已经见底,有时间写文章,但却不知道写什么。每周我都会从网上的聚合专栏寻找优秀的文章,但与其说寻找还不如说是过滤,因为很多知识我并没有深入了解,特别是技术领域大部分是英文文章,光看下来就费劲了,更别说写下自己的精读理解。但周更的频率不能停,我只能逼着着自己啃英文文章,从一眼看下去脑袋全懵的状态硬是培养到一眼扫下去就能评估出文章是否值得精读,这是个漫长的习惯过程,因为初期效率很低,唯一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我知道未来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读英文文章的速度最终是可以追平读中文文章速度的。
渐渐的我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每周掌握一些新知识,并通过与存量知识进行碰撞产生出新的理解,这解决了 “无话可写” 的尴尬情况,毕竟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存量知识够自己写 50 篇、100 篇的文章,现在精读更新到 100 多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我新学到的,这也是写作带给我无比受益的地方。
前端内容写多了,不免觉得自己知识面还是太狭隘了,每周不是捣鼓新设计模式,就是研究新语法,关注技术新进展,这只能把自己培养成一颗 “黄金螺丝钉”,如果我未来能坚持十年,写了十年基础技术知识,可能也最多成为一颗 “钻石螺丝钉” 而已。我第一次非技术细节文章的尝试是第一百零三期的 精读《为什么专家不再关心技术细节》,这篇文章也道出了我对个人成长的看法:你想发挥更大的价值,就要能影响更多的人,研究 100 年前端技术成为不了马云;同理,让马云写前端,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写出阿里巴巴。
实际上写作就是一件价值放大的事情,你将自己的优秀理念输出给其他人,让别人写出的代码和你一样优秀,这就可以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但这还远远不够,代码只是软件研发流程的一部分,我逐渐发现,把握业务方向、做好团队管理这两大能力才能最大化输出自己的价值,所以后面又写了一些例如 精读《前端未来展望》 对前端进行综合展望,精读《刷新》 对领导力进行领悟,以及一些极客公园系列文章增强对商业的理解,这些看似偏离前端技术的文章最终都是为前端服务,一个优秀的前端 Leader 具备的素质至少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清晰的理解业务方向、管理好团队,管理好人才、同时还是一个方向的技术大拿。
通过对商业、业务、管理的学习与写作,我并没有发现在专业知识上有多少延误,反而觉得自己以前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的 “技术思考” 变得越来越廉价,毕竟就前端技术甚至所有业务技术来说,理解任何一个技术点都没有绝对的壁垒,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就行了,难就难在需要花多久去理解,是否可以快速理解技术,理解业务。
How - 如何做分享
写作的时候,只要明确文章主旨,句句点题就不会写的太差,一定不要企图将你的想法在一篇文章中全部表达,毕竟你没写的不代表你不知道,而东拼西凑的文章对读者没什么益处,毕竟读者是为了某个明确目的来读文章的,如果内容和标题关系不大,读者大概率会选择离开。
上面是最基本的写作技巧,我就不继续展开了,接下来要重点聊聊的是前端精读是怎么做分享的。我会从如何写作、如何坚持、如何形成正循环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是写作方式,前端精读的命题很明确,就是基于某个文章或者观点进行精读,因此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第二步是摘要,将文章内容精简的表达出来,这可以锻炼你的总结能力,也让读者能了解到背景知识。第三步是精读,这一步需要你有一些私藏干货,毕竟把文章直接翻译一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在精读自己不熟悉领域的文章时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此时我一般会找几篇类似的文章结合阅读,并找到一些可以互补的观点,这样的精读可以让文章的观点更加饱满。最后是总结,总结时可以点题,将重要内容再梳理一遍,也可以进行延伸,指出更进一步的思考方向。
为了让分享坚持下来,我在每周结束之前都会提前立好下周精读的 Flag,在 Github 开一个 issue,这样不仅可以提醒我周末的写作,还可以收获很多来自社区的讨论与反馈,让文章聚集了社区的智慧。这种提前立 Flag 的做法让我想到了自家小区物业费的收取方式,每年年初都会提前征收一整年的物业费,抛开商业手法不谈,这至少意味着物业对业务整整一年的承诺,这种承诺支撑了物业后续一整年的服务,也支撑了每周下一次的精读文章。
同时,我还找到了一种正循环模式促进写作,分别是让写作与工作、与分享、与生活结合。很自然的,我参与的数据中台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大挑战性,工作中的内容与思考往往会成为精读内容的来源之一,比如之前写过的《手写 SQL 编译器》系列,因为数据工作中真的要用到这些知识。当我参加一些前端大会时,也可以顺便将分享稿整理成精读,将本来就要分享的内容分析得更彻底,有一种借力打力的感觉。在生活中,参加一些论坛,看过的书都可以成为精读的题材,无论是商业的,人文的,还是历史的,对多元化思维有帮助的内容都可以分享。
3 总结
回到主题,当我分享的时候,我在做什么?相信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已经得到了答案。
当我在分享时,我在传播知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是显而易见动作。但在这背后,我同时也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每次分享都是一次新知识的学习,是一次知识边界的拓展。也许是一次对工作的思考,也许是一次对生活的感悟,然而每一次都是成长的记录。
思想不会因为传播给他人而减少,每一次分享都是在创造永不磨灭的价值,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认知到分享对自己、对他人的帮助,相信分享的力量,相信积累的力量。
如果你想参与讨论,请 点击这里,每周都有新的主题,周末或周一发布。前端精读 - 帮你筛选靠谱的内容。
关注 前端精读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 3.0 许可证)